特區政府換屆在即,究竟換人又能否換上新思維新視野呢?社會已浮現的問題路人皆見,政府庫房當下亦充裕無缺,只是錢能否用得其所,能夠放到問題根源位置,為社會帶來出路。「七百萬人的政綱」系列故事,是我們將透過一系列訪問,討論人們身與心健康、發展再生能源,以及減少廢物等可持續發展議題,為香港提供不一樣的角度,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慣性主流邏輯。
文:思網絡研究員成曉宜、周穎欣
醫療體系情況
香港一直實行公私營雙軌並行的醫療體系,近年的統計數字顯示兩者的比例是:公營醫療系統聘用本地約六成的醫護人員,照顧近九成的病人;私營醫療系統僱用四成醫護人員,則只照顧一成市民。
為紓緩醫療服務需求上升的壓力,政府多年來投放在公共醫療的開支確是有增無減。剛出爐的財政預算案,便已預留2,000億元的專款承擔,以應對人口老化的需求。與此同時,政府亦提出實行自願醫保計劃,透過鼓勵有能力負擔和願意的人士購買醫療保險,以調節公私營醫療系統的平衡。
「預防勝於治療」,一直以來中西醫學界均視為醫治疾病的最高境界,但政府思維往往着墨於增加醫療開支與融資,也設法將病人分流去私營醫療系統;有人就質疑,醫保計劃反而增加市民動輒便看醫生的需求,醫藥費用亦因醫保而漲價等。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問題只從金錢角度看,結果可能反令問題越滾越大。那麼,反過來說,以社區為本的基礎保健、預防與護理,又能否從源頭面對問題,為香港正面對人口老化的當下,應對醫護服務需求殷切,醫療資源、醫護人手、醫院及護老院床位均不足的情況,讓醫療系統有減輕負荷的希望?
投放資源的重點在哪裡?
曾經隨「無國界醫生」走進戰地參與前線救援工作,返港後現職仁濟醫院外科醫生的范寧醫生,身在醫護前線,切身感受到香港醫療體系的負荷,但他反過來問:「究竟我們該多派消防員去滅火,抑或多做防火工作呢?」
他不是反對政府增加醫療開支,但治病不及保持健康,資源能夠令市民學會照顧自己,更懂照顧近鄰,治病的重責才有望舒緩,對市民亦可能更適切。
實在,市民去看醫生,要不是生病了,就是遇上緊急的傷病,而醫生診症時間亦往往只得三數分鐘,情況並不理想。范寧醫生認為,其實處理健康問題,社區和家庭才是最好的場所,「醫社合作」就能更有效對症下藥。
「在社區層面投入人員,不單是醫生、護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社工,各種跟醫療相關人員一起在社區支援的話,往往較具效益。」他又特別提到,護士和可於社區工作的照料者的重要角色,因為他們能夠為日趨老齡化的社區提供基本的健康照料,特別是讓長期病患者及長者可在社區安老,既減少病人的不安,也提供生活護理的常識,所以長遠是應該培訓更多可在社區工作的照料者。
2011年,范寧醫生參與創立非牟利機構「醫護行者」,不但組織人員在海外從事救援工作,亦在香港本地的社區內為基層家庭、弱勢社群提供醫療和健康方面的協助,期望在社區層面做好「防火」工作。
基礎醫療:健康與疾病源自生活習慣
范寧醫生相信,基礎醫療才是一個健康城市的出路,同時很多病症的源頭都始於不良的生活或飲食習慣,若能從生活細節開始多加注意,維持良好習慣,防止疾病,才是真正健康之道。所謂預防勝於治療,基礎醫療是指在社區層面上,進行健康教育及推廣,培養市民健康生活習慣,減少患病機會。
他又指出,「其實真正的遺傳病並不多,所謂遺傳因素很多時候其實是指家族之中,大家有類似的生活習慣,因而容易患上相似的病。」他舉例,父母的飲食習慣會影響小孩所吃的食物,嗜鹹的父母給小孩吃的飯菜便會鹹;父母的生活習慣,如吸煙,亦較容易影響下一代,而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總是越早開始越好,故家庭教育非常重要。
醫護行者進行的社區項目也包括這個範疇,其中一個在葵青區進行的「家庭健康管理計劃」為區內基層家庭進行檢查,並進行健康教育和培訓,以助為生活奔馳的基層市民提升健康水平。
健康公平
范寧醫生在前線工作,亦發現香港一些弱勢社群的醫療需要備受忽略。
他遂引述世界衛生組織對於「健康公平」的概念指出,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族種、不同先天條件的人,生活在同一個環境之中,不應因為制度上的問題而未能得到某些社會服務或支援而影響其健康。
醫護行者其中一個服務香港少數族裔的項目正是回應這議題。現時部分少數族裔在求醫時往往因語言、文化、宗教等因素而面對困難或遭到歧視,但他們都是合資格的香港人,是香港的一份子,他稱過去就曾接觸過一班為數約有數百在港已有身份證的南亞裔婦女,她不諳中英語,便因無法溝通而得到任何醫療及社褔服務。醫護行者於是積極向當局倡議改善有關政策或措施,例如效法警署的做法,在醫院為少數族裔提供翻譯員,並提高翻譯員的水平。
香港近年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人均最長壽的地方。長壽的社會某程度上反映醫療技術先進,但同時亦隨著人口老化而為醫療體系帶來壓力。長壽固可喜,但終究人們追求的是健康。
「健康,是不用看醫生。」范寧醫生說,「沒病沒痛,誰想去看醫生呢?」生病了得到適當的治療,是治標;從生活習慣維持健康,才是治本。在投放資源增加醫護人手、增加床位的同時,基礎醫療亦是不容忽視的角度。